拉丁美洲的混血奇迹

拉丁美洲的混血奇迹

世界人种迁徙基因图谱分析

1500年至1888年,在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时期,大批属于欧罗巴人种的西班牙人、葡萄牙人,和属于尼格罗人种的非洲黑奴来到巴西。不同的人种相互通婚,产生了新的混血人种,如:葡萄牙人和非洲人的黑白混血人种、非洲人和印第安人的灰色混血人种等。

奴隶制被废除后,又有大批意大利人、德国人、法国人、波兰人、俄罗斯人、叙利亚人、黎巴嫩人和东亚移民拥入巴西,使该国的“杂交”现象更加普遍,血缘构成更加复杂。

巴西的这一现象,在其他拉美国家也普遍存在。久而久之,白、黑、黄三色人种融合而成的“新拉丁人种”诞生了。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的调查报告显示,在巴西近2亿的人口中,混血人种占43%。即使声称自己是白人或黑人血统的巴西人,多少也都有混血的因素。

而地地道道的土著印第安人,只剩下36万。 巴西著名美女演员伊尔蒂·席尔瓦,身上就有9.2%的印第安人血统、19.5%的非洲黑人血统和71.3%的欧洲人血统。

长期的人种融合,使拉美女性在长像、肤色和身材上,吸收和融合了世界上不同人种的特色。如黄种人深色的直发、深色的眼睛,以及白种人卷翘的睫毛、深陷的眼窝和挺直的鼻梁。

尤其是肤色方面,她们既保留了非洲黑人肌肤的细腻与光泽,又被欧洲人的白皮肤所“淡化”。形成一种“既不黑,也不白,黄中带有红棕色”的色泽。

在湛蓝的大海旁、金色的沙滩上,欧洲人白皙的肤色略显“刺眼”。非洲人黑色的皮肤又暗了些,只有拉美姑娘的肤色显得特别健康,与周围环境更为协调。

在巴西里约热内卢,无论清晨、傍晚还是周末,姑娘们总会穿著小得不能再小的比基尼泳装,走向海滩,或戏水,或跑步,或休憩,腰枝伸展,风姿款款。遇到有人夸奖她们长得漂亮时,她们总会愉快地笑笑作为回应,决不会满脸怒气地指责对方“不怀好意”。

即便对方拿出照相机要求留影,她们也会积极配合,笑容可掬地摆出各种优雅的姿式,结束拍照时还会说声“谢谢”。

拉美姑娘对自己的美充满自信,与其民族性格的形成有著莫大的关系。她们的祖辈或父辈初到这片土地上时,都是靠亲戚、邻居、朋友的帮忙,才站稳脚跟。共同的移民背景,使拉美人对外来民族没有心理上的隔阂,遇到陌生人时也能热情相迎、笑脸相对。

到过巴西的外国游人都能体会到:无论走到哪裡,遇到拉美姑娘时,打声招呼就能与其成为朋友,握手之后就是拥抱。这种待人亲切友善的性格,在拉美姑娘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,使她们的美更具亲和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🖌️ 相关文章